宣城新聞網訊 我市以優化生態環境資源市場配置、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的,緊緊抓住全省全域推進排污權交易機遇,成立宣城市排污權交易和儲備管理中心,積極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以充足要素保障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市共完成排污權交易13筆,交易總金額638.5萬元,取得了安徽全域推進排污權交易“第一筆交易”“交易數量第一”“單筆交易額第一”和“交易總金額第一”全省“四個第一”的顯著成果。
緊盯目標率先突破。我市緊緊圍繞環境有價、使用有償、交易有市、改革有效的目標,不斷探索創新,成立宣城市排污權交易和儲備管理中心,開展全市二級市場富余排污權核算,探索增加VOCs污染物排污權在長三角跨省交易等,成功獲得安徽全域推進排污權交易“第一單”,成交總額20760元,并率先實現從“第一單”到“N單”的突破。廣德市被確定為安徽省首批唯一的長三角區域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與上海青浦區、浙江嘉善縣完成了首批次2筆跨區域排污權交易,交易總金額2.6萬余元。
自上而下凝聚合力。為持續擴大排污權市場供應量和交易量,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我市制定《宣城市排污權儲備和出讓管理辦法》,從市、縣(區)自上而下形成改革合力,建立較為完善的排污權許可確權、有償使用、市場交易、監測監管等制度機制和政策體系。積極摸排核定全市減排項目減排量,科學認定一批有意向、可轉讓的富余排污權,對政府儲備量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建立二級市場儲備庫,企業一旦有轉讓意向,隨即進入交易程序,減少中間重復審核環節,提高交易時效。2024年全市審核自主減排項目9個,二氧化硫富余排污權141.03噸、氮氧化物452.32噸,化學需氧量8.55噸,氨氮0.75噸。
扶持激勵優化配置。探索建立形式多樣的扶持激勵機制,有針對性地調節市場供需關系,重點支持新能源和汽車零部件2大主導產業,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和精細化工3大優勢產業,文旅康養、綠色食品、數字經濟及人工智能、醫藥健康4大新興產業的“2+3+4”產業發展。將排污權交易與環評審批環節進行掛鉤,提前掌握市場需求量,建立“買方”名錄庫。2024年公開發布意向轉讓3家企業的富余排污權,二氧化硫69.09噸,氮氧化物180.95噸,既拓寬了“買方”信息獲取渠道,又進一步突顯了資源要素配置的市場化作用,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特約記者 周明助)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