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聞網訊 近年來,我市通過頂層設計、項目驅動、業態創新“三駕馬車”協調發力,打造了“皖南川藏線”“皖浙天路”“竹鄉畫廊”等具有廣泛知名度的高品質旅游廊道,構建了“全域覆蓋、全鏈融合、全民共享”的旅游廊道體系,助推宣城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頂層規劃領航。我市堅持高位統籌,以規劃引領全域旅游廊道建設。扎實推進《宣城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宣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落實,全面構建“一核三廊五板塊”空間布局。把聚焦廊道建設攻堅納入《全域旅游攻堅年實施方案》,明確以皖南交旅融合發展交通強國試點建設為抓手,加強縣域統籌,增強部門協作,按照“上急需、保基本、補短板、強提升、能共贏”的原則,綜合考慮近期與遠期需要解決的問題,科學安排先后次序和時間節點,做好項目建設和規劃的銜接。全市通過“多規合一”實現資源整合,推動旅游廊道從“過境通道”向“目的地樞紐”升級。2024年接待國內游客4820.6萬人次,同比增長6.8%。
項目驅動夯基。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夯實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能力。實施“皖南川藏線”品質提升項目153個,總投資76.77億元,完成干線公路改建、旅游驛站、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提質升級,“皖南川藏線”獲評全國十大最美自駕路、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安徽省旅游風景道、長三角精品自駕游線路等稱號。“竹鄉畫廊”沿線招引新業態文旅項目20余個,建成民宿酒店80余家、農家樂140余家,有效整合了沿線旅游資源,入選全國首批旅游公路項目。旌德縣投入3600萬元優化“皖南黃金(旌)線”,率先開設全省首條跨區域旅游公交專線,串聯“兩省三地”,有效提高了風景廊道的銜接效應。
業態融合增效。依托廊道建設,按照“旅游+百業”發展理念,實現多業態融合。農旅融合方面,宣州區建成現代農業科創園,打造“焦甜香”產業融合示范區;涇縣“皖南川藏線”沿線標準化茶園年綜合產值近20億元。體旅融合方面,寧國市開發低空飛行、冰雪運動等體驗項目,舉辦長三角槳板攝影嘉年華、安徽省龍舟公開賽等賽事,年吸引游客超50萬人次。廣德市積極培育本地品牌賽事IP,形成馬術、山地自行車、越野跑、鐵人三項等一批特色運動品牌。文旅融合方面,宣紙文化園、水東古鎮等10余個A級景區嵌入廊道,畬鄉三月三、山核桃文化節等活動融入廊道旅游,紅色基因傳承游、茶香畫境游、非遺體驗游等旅游研學聚人氣。此外,民宿集群、露營經濟、夜游街區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僅“皖南川藏線”就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及民宿產業,形成農家樂、民宿732家,間接帶動沿線鄉鎮6.49萬人實現增收。(全媒體記者 嚴震)
刷新